“双代会”巡礼【社会合作篇】 拓展蚌医“朋友圈” 共绘育人“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4-12-27    浏览次数: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如何以最大合力共绘育人“同心圆”?这些年来,蚌埠医科大学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将“朋友圈”从校园内延伸到校园外,从教育领域延伸到各行各业,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步伐铿锵——学校主动对标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要求,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合作交流的深度、广度不断延展。

提质扩容 “走出去”的蚌医朋友圈更丰富

2024年无疑是成功更名大学、步入转型发展和系统提升的蚌埠医科大学“朋友圈”扩容最迅速的一年——与上交医同根同源的蚌医,再续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围绕教学科研、干部教师队伍培养、附属医院建设等开展全面合作:7月15日上午,蚌埠医科大学2024年中层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班,零距离学习“双一流”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用新状态、新气象激发行动,用新经验、新办法推动工作;9月2日,蚌埠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班开班,这是安徽省开设的首个医学类单列招生的联合培养实验班,以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进行教学,探索拔尖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12月22日,范先群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标志着安徽省首个医学类院士工作站落户我校,以其为核心建设的高端研究平台“蚌埠医科大学EYE-X研究院”作为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围绕眼科学及相关重大慢性疾病的共性和关键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

2024年7月18日,校领导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考察调研,拜访我校杰出校友、中科院院士、交医松江研究院院长段树民,详细考察了解研究院在人才招引、科研投入、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与探索。

不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校校合作。与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携手打造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与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暨南大学以及江浙沪18家单位开展办学合作;与山东大学等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

2023年9月13日,校领导带队赴暨南大学交流。

今年12月8日,我校与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肥量子计算与数据医学研究院揭牌,这是国内首个量子计算与数据医学研究院,将以量子计算赋能中国医疗数据应用和安全为目标,开展量子算法真机验证研究、推进量子计算与医学研究深入合作、推进数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布局量子算力赋能数字医疗发展路径。

蚌医的“朋友圈”包容五湖四海。近年来,学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5所高校签署校际合作框架协议,24名教职工赴国境外访学研修,参加国际会议等,选派95名优秀学生参加国境外交流学习项目,积极申报加入“中欧教育人文交流服务计划”“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招收培养46名“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

精准高效 “动起来”的开放合作更出彩

不止是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的合作同样不断深化。2024年3月16日,蚌埠医科大学与省内16个地市卫健委共建“卫健联盟”正式启动。作为校地全方位合作平台,联盟以联合培养高等医学人才、服务安徽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目标,以期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的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和创新性。

2024年9月26日上午,学校与蚌埠共建的蚌埠医科大学大健康产业园正式开园,园区建筑面积达 2.7 万平方米,将聚焦大健康核心产业需求,全力构建集科研、技术转化、产业孵化为一体的高端医疗产业平台,充分发挥蚌医在多学科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强大优势。一路走来,学校鼎力支持,助力蚌埠市建设皖北区域医疗中心,与蚌埠市政府、安徽宏业药业签署省级高峰培育学科共建协议,校地牵手、校企合作开启崭新探索模式。

       发挥高校服务社会作用,近年来,学校主动向地方药企派驻科技特派员,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技术难题。与华为、齐鲁、恒瑞等国内头部企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推进校企高质量发展。据统计,目前已与江苏恒瑞医药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积极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应用研究。

2024年7月2日,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来校,围绕学生培养、科研合作、产教融合、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大健康产业园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交流、洽谈合作。


                        2024年7月11日,学校与齐鲁制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4年7月17日,学校与恒瑞制药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药物临床试验、人才交流互访、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

2024年8月1日,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

共同推进校企高质量发展。

大踏步向前的蚌埠医科大学,也将一如既往加大开放合作办学力度。展开发展蓝图,在全面深化与上海交大医学院战略合作,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高校合作的蚌医模式的同时,还将继续拓宽与名校大所合作力度;运行好“蚌医卫健联盟”平台,形成“大学-政府-医院”新型合作模式;拓展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办学国际化进程;规范和推进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的战略合作,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中凸显学校价值;建设专业化的筹资队伍,携手各方力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添翼助飞。在校校、校地、校企的双向奔赴中,共绘崭新的蚌医图景。




下一篇:校领导看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培养锻炼干部教师